当前位置:高职高考语文 > 语文课堂|常考文言文高频词、同类词整理

语文课堂|常考文言文高频词、同类词整理

 

除了3+证书之外

同学们对学考也感兴趣的话

可以扫码添加一下小橙老师

领取学考的学习资料喔~

 

 

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

 

  官员到某地任职,做一些相关的政事,实行一定的政策,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。于是官员与百姓、官员与官员、官员与国君(帝王)之间就会有许多“动作”发生。

1.诣:到,去。

2.劝:①鼓励,奖励;②受到鼓励、奖励。

3.课:考核、督促、征收(赋税),也可以做名词“税款”。

4.风、化:教育感化。

5.按、案:巡视,巡行;考察,核实,查明。

6.游:①游玩,游览;②旅行,外出求学或求官;③交际,交往。

7.趣、趋:①小步走,跑;又引申为赶快,迅速。②通“促”,催促。

8.劾:举报,检举,揭发。

9.白:告诉,报告。常用于官吏之间。

10.短:进谗言,说坏话。

11.害:嫉妒。

12.闻:

①听说,听见;

②使知道,报告给……知道。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。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——国君,强化了这一点,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。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?其实就是“闻”字在起作用。如“没死以闻冒着死罪来禀告您”,“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(你可以把齐桓晋文的事情讲给我听听吗)”。

13.折:指斥,指责,驳斥。

14.让:①责备,责怪;②谦让,辞让。

15.党:偏袒,伙同,包庇。如:党同伐异。

16.矫:假托,假传。比如:矫旨,矫诏。

17.质:作人质;抵押。

18.次:①临时驻扎(用于军队);②住宿,停留(用于个人)。

19.输:缴纳(贡品或赋税)——由“输送、运输”引申。

20.当:判刑,判罪。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。如: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,死。

21.坐:①因……犯罪或错误,触犯;②牵连,定罪。

22.多:赞扬,欣赏。“高、贵”等字,若带宾语,就是意动,也意译为此。

23.少:批评,轻视,看不起。

24、谠言:正直之言危言危行:说正直的话,做正直的事。

 

人物相关的词语

 

表人物个性的耿、(仁)厚、(仁)矜、耿介、刚毅、周密、宽厚、正直、鲠、骨鲠、鲠切、聪、慧、敏、木讷、佞、诈、阿谀、谄谗、谲、乖戾(不合情理)、狷介(孤高正直)、介(耿直)

  耿:光明。

  鲠:直爽,正直。

  佞:能说会道,引为巧言谄媚。

  谲:欺诈,玩弄手段。

  表人物品行的:行、德、操、节、清(廉)、淫(靡)、贪(浊)

  与科考有关的:贡举、第、登第、中第、状元、解元、乡试

  与学校有关的:庠、序、太学、国子监、国子祭酒、博士、太傅

  表敬重的:敬、重、尊、恭

  表赞扬的:多、嘉、称、誉、与、许、叹

  多:称赞。嘉:赞美。与:赞许。

  表社会状态的:治、乱、兴、盛、衰

  表少数民族的:蛮、夷、戎、狄

  蛮:南蛮,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。

  夷:东部少数民族。

  戎:西部少数民族。

  狄:北部少数民族。

  表人物地位的:贵、显、卑、官绅、豪

  表主管的:知、典、主

  与水利有关的:堤、决、溃、溢、涨、灌溉、涝、旱、堰、芜秽(杂草丛生)

与粮食有关的:粟、黍、麦、禾、谷、稻、菽、稼穑(种植和收割)、耕耘、稔、熟、刈、籴、粜、廪、荒、欠收

  稔:庄稼成熟。

刈:割;镰刀一类的农具。

廪:米仓。官府供给粮食。

庾:露天的粮仓。如:钉头磷磷,多于在庾之粟粒。

  禀:官府给予谷物。

  府: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,藏兵器的地方叫库。后来成了同义词。

  荒:荒年,收成不好。

  表粮食丰收的:丰、饶、穰ráng、赡、足、有年、给

  赡:富足,充足;供给。

  给:足,丰足。

  表食物的:糗、馔、肴、膳、羞(馐)、蔬、果、脂膏

  表饱饥的:饱、饥、饿、馁、馑

  馁:饥饿。

  馑:蔬菜欠收。连用时“饥”和“馑”意思相近。

表俸禄的:俸、禄、秩、饷(粮饷,军队里的俸给)

秩:官吏的俸禄。

  表布匹的:布、麻、匹、丝、绢、锦、练、绫、绡、缣、绸、罗、缎、绮、纱、绦、缟、缣、缯、蚕、桑

  表穿戴的:纨绔、布衣、履、绶(丝带,用以系佩玉、官印、帷幕)、冠、冕、巾、弱冠、免冠、带

  表房舍的:宇、舍、馆、宅、第、邸、庑、屋、轩(有窗的长廊或小屋,门窗

  宇:屋檐。

  庑:高堂周围的郭房,厨房;房屋。

  表桌床的:案、几、床、榻。

  表违背的:牾、忤、迕、逆、倍(背)、龃龉(jǔ yǔ 意见不合,相互抵触)

  忤:违反,抵触。和“迕”一样有违背的意思。

  牾:逆。如:抵牾

  表揭发的:劾、讦、揭、擿

  劾:揭发罪状。讦: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。

  表害怕的:畏、惧、惮、慑、骇、患。

  表嫉恨的:恶、厌、憎、贬、衔、怨、患、疾、恨、怒、诅

衔:藏在心中,特指怀恨。如:深衔之。

  诅:诅咒。

  表暗中的:阴、间、密、潜

  表诬陷的:中、谮zèn、诬

  谮:说坏话诬陷别人。

  表朝见的:朝、觐觐:原指诸侯秋天朝见天子,朝:诸侯春天朝见天子,后来都泛指朝见帝王。

  与京城有关的:禁、阙、畿、京、京畿、京兆

  畿:京城所管辖的地方。

  与皇帝有关的:上、帝、祚、践祚、登基、用事、朕、孤、寡人、御、诏、召、诰、(驾)幸、膳、对策、轮对、奏、表、疏

  祚:福;帝王。

  践祚:即位。

表说话的:曰、云、言、谓、告、敕、白、陈、对、语、谕、喻、晓、辩、问、谢、诘、诉、咨、谯(qiào诮让,责备)

告:告诫,嘱咐;皇帝的命令或诏书。

  谕:告诉,使人知道;知道,了解,明白。

  折:驳斥,使对方屈服。

  诘:责备,追问。

  诉:告状;诽谤。

  表劝说的:说、劝、规、讽、讥、谤、谏

  表责备的:过、责、咎、诛、让、谴、尤、折

  让:责备,责怪

  尤:罪过,过错

  折:驳斥,使对方屈服

  表宽容的:容、贷、恕、宽

表喜乐的:乐、欣(然)、悦(说)、欢、蹈舞

表哀怒的:怒、愤、懑、恼、忿恚、涕泣、骂、责、戾、诟、谩、不悦

  戾:①凶暴,猛烈②违背,违反或乖张,不讲情理。

  诟:①耻辱②骂

  忿:愤怒,怨恨。

  恚:恨、怒。

表刑罚的:大辟(死刑)、髡kūn(剃去头发)凌迟、笞、磔zhé 、刖、膑、劓yì刑、族、杖、流(流放)墨刑(黥刑)、车裂、腐刑(宫刑)、汤镬、炮烙、zhě(古代囚衣以赤土染成赭色)弃市(暴尸街头)、枭首(把人头砍下挂在城门上示众)、械(桎梏,脚镣和手铐)、三木(枷在犯人颈、手、足三处的木制刑具)

  表监狱的:囹圄(líng yǔ)、狱、天牢(在京由朝廷直接掌管)

  表拜访的:造、过、访、谒(见)、顾

  表告别的:辞、别、谢

  表离开某地的:去、迁、徙

  表到往某地的:如、过、诣、往、经

  与马匹有关的:马、驹、厩、策、羁、縻、辔、逸、驭、御、驾、辕、辙逸:马脱了缰绳,放纵。

  表行动的:步、趋、走、遁、亡、逃、徙、匿、逋

  遁:逃,“遁”与“逃”均是逃离某个地方,但“遁”比“逃”更隐蔽,多指悄悄地遛走,不知去向。

逋:①逃亡,逃跑。②拖延,迟延。

与死有关:(驾)崩、山陵崩、薨(诸侯)、卒(大夫死)、不禄(士)、死(庶人)、没(殁)、终、逝、殇、殂、夭、圆寂、坐化(佛教)、驾鹤西去、归于极乐、撒手人寰

  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

1.狱:案件,案情;监狱:监管案件。

2.脱:①副词,表推测,也许、或许;“事既未然,脱可免祸”。②连词,表假设,倘若、如果。

3.第:①只,只是,只要;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,如“高第”就是高的等级。(单独的“最”也可表示等级)

4.独:若在疑问句中,表反问,难道、怎么。“相如虽驽,独畏廉将军哉”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。同样用法的还有“宁”“顾”。

5.他:别的,其他的,另外的。“又顾而之他”“王顾左右而言他”(《齐人有一妻一妾》)。

 

  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

1.下车:刚上任、刚到任。现有成语“下车伊始”。

2.乞骸骨、请辞、告老、请归、乞归:辞官。

3.用事:掌权,主管。

4.视事:在任,在职;办公。

5.听事:办公的地方。

6.逆旅:旅馆。

7.部曲:私家军队。

8.祖道: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。祖,祭祀路神。

9.家人:平民,老百姓。不同于“家里人”和“佣人、仆人”。

10.起家:起于家,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。

11.作色:发怒。

12.从子:侄子。从,堂房亲属;又如“从兄、从弟、从父”等。

 

表示时间的词

 

1.表瞬间:俄、俄而、俄顷;顷、顷之、顷刻、有顷;旋、寻、无何。

2.表过去:既、既而,先、先是、先时,初,时、当是时,曩、尝,昔、向

3.表一段时间:比、迨、逮、及、洎、居

  (后带时间,则译作“过了……”,不译作“居住”,如“居无何,居三月”)

如果掌握这些字词的同时,又养成阅读时用“/”或序号标出事件起止的习惯,就明确了语境的起止区间,方便理解判断。

 

其他常用词语

 

  (1)先:祖先,已经死去的,多指上代或长辈。

  (2)课: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。

  (3)秩:官吏的俸禄,十年为一秩。

  (4)逸:马脱了缰绳,放纵。

  (5)禁:皇帝居住的地方。

  (6)对:回答或对话。

  (7)如:到,往。

  (8)檄:古代用来征召、声讨的文书。

  (9)中:中伤、诬蔑别人,使受损害。

  (10)诬:捏造事实诬陷别人、言语不真实。

  (11)掾:古代属官的统称。如:掾吏。类似于“有司”。

  (12)工:工匠,精巧,擅长,官吏。

  (13)僭:超越本分,过分,虚假不真实。

  (14)孤:幼年失去父亲。

  (15)贷:借出、借入,宽容、宽免。

  (16)狱:官司,案件,监牢。

  (17)白:告诉。

  (18)与:赞扬。

  (19)多:赞扬。

  (20)遽:急速,就,恐惧。

  (21)尤:罪过过错,指责归罪,优异突出,特别尤其。

  (22)给:食用丰足。

  (23)劫:强夺,掠取,威逼,威胁。

  (24)按:追究,考察,调查。

  (25)赡:富足充足,供给供养。

  (26)令:美好,县令。

  (27)执:捉拿。

  (28)延:延请。

  (29)省:减免。

  (30)谢:道歉,推辞,告诉。

  (31)第:次第,官僚和贵族的住宅,科举考试的等级。

  (32)折:驳斥,指责使对方屈服。

  (33)察:考察,考察后给予推荐。

  (34)赧:因羞愧而脸红。

  (35)竟:结束,完。

  (36)坐:因……而犯罪,因为。

  (37)寻:不久。

  (38)祚:大堂前东面的台阶,帝位。

  (39)造:造访。

  (40)过:拜访,经过,过失,责备。

  (41)弑:子杀父,臣杀君。

  (42)用:财用,因为。

  (43)典:主持。  

 

相对稳定的通假字

 

1.乡,通“向”:“侯生果北乡自刭”(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)。

2.详,通“佯”:“行十余里,广详死”(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)。

3.蚤,通“早”:“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”(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)。

4.倍,通“背”:“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”(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)。

5.禽,通“擒”:“禽灭六王”(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)。

6.畔,通“叛”:“人言公之畔,陛下必不信”(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)。

7.趣,①通“趋”:“兵法,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”(《史记·孙膑列传》)。

②通“促”:“趣赵兵亟入关”(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)。

8.内,通“纳”:接纳,让……近来;藏。“无内诸侯军”(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)。

9.郤,通“隙”:隔阂,矛盾。“令将军与臣有郤”(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)。

10.责,通“债”:“此两家常折券弃责”(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)。

其他:说——悦;亡——无;争——怎;自——只;见——现;那——哪;反——返;熙——嬉;阙——缺;惠——慧;厝——措;距——拒;裁——才;唱——倡;适——谪;邪——耶;与——欤;不——否;属——嘱;得——德;信——伸;曾——增;绌——黜;雠——仇;景——影;离——罹;陵——凌;倔——崛;罢——疲;善——缮;沈——沉;孰——熟;羞——馐;县——悬;燕——宴;益——溢;豫——预;卒——促

 

举一反三·近义词归类举隅

 

之  抵  适  造  诣  往  至  如——到……去

适  值  恰  会  方  丁  属(zhǔ)——恰好

容  贷  宽  假  宥  恕——宽容

拜  除  征  辟  授  举  起(从民间)

黜  罢  免  夺  去  废

遁  逃  亡  走——逃跑

饥  饿  馑  馁——饥饿

人 民 氓 庶 黔首 布衣 黎民 元元 黎元 闾左——平民百姓

讽(委婉) 讥  谏(直言) 谤 说 毁(诽谤) 刺(指责)  诟(辱骂,指责) 非(非难)  谕喻(告诉,晓谕)

征(正义)伐(正义)  诛  侵(贬义)  袭

徒 流 伦 辈 属 侪 尔曹 我曹——同一类的人(事)

除(扫洒庭除),陛,阶,阼(践阼),级(拾级而上)——台阶

既、已、尝、曾、业、昔、向、曩nǎng————已经,曾经,过去

将、且、行将、垂(垂老) ——将要

终、竟、迄、卒、毕、罢、阕——时间终止,最后,最终

寻、未几(jǐ)、已而、须臾、既而、俄而、俄顷、顷之——常在句首的时间词

何,胡,奚,焉,曷,恶(wū),孰,谁,安——疑问代词

诣阙(赴阙,赴朝堂)  乐阕(乐终  服阕(守丧期满除服)

表一段时间:比(比及)、迨(等到)、逮、及、洎、居、俟、至于

卖 售  贩 鬻(鬻文为生  卖官鬻爵 卖儿鬻女   不鬻智以干禄) 典 (典卖,典押)

质(抵押,抵押品) 粜(卖粮食)    籴(买粮食)酤(买酒,卖酒)  沽(待价而沽;沽酒;沽名钓誉:猎取,获取)贾(余勇可贾:卖   平子每岁贾马:买)市:交易,做买卖;买;卖  千金市骏马  

与皇帝有关的:上、帝、祚(皇位)、践祚(践阼)、登基、即位、朕、孤、寡人、龙颜、御、制(命令)、敕、旨、诏、诰、召、(驾)幸、銮舆(銮驾)、对策、登对、觐、禅让、受禅、奏、表、疏、檄(古代用来征召、声讨的文书)、禁(皇帝居住的地方)  大行:指皇帝刚死

鳏寡孤独(少而无父者谓之孤,老而无子者谓之独,老而无妻者谓之鳏,老而无夫者谓之寡)

归:女子出嫁;返回;归还;归附。

字:女子许嫁。如:待字闺中

适:女子出嫁;到---去;适合,适宜;恰好。

事:侍奉;对待,从事,做。

先:祖先,上代;已经死去的,如先考妣

约为婚姻:结为儿女亲家

有关丧文化的词语:丁忧 丁母忧 丁父忧 丁艰、丁家艰 丁内艰、丁外艰 服除:服阕,守丧期满

夺情、夺服:朝廷于大臣服丧期间,召出任职,或命其不必弃官去职,不着公服,素服治事,不预庆贺。

功服:古代丧服名,大功,小功的统称。大功,孝期为九个月。小功,孝期为五个月。

五服: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中国封建社会,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,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,通常称为本宗九族。

在此范围内的亲属,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,为有服亲属,死为服丧。亲者服重,疏者服轻,依次递减。

起复:古代官员遭父母丧时必须离职服丧,服丧期未满而应召任职称为“起复”。明清两代也指官员服丧期满后复任官职。

 

 
 

 

 

高频文言实词分类练习

 
 
 

 

  “高频文言实词”分组练(一)

第一组:识、致、诚、非、及、负

一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后面的问题。(每小题3分)

封伦,字德彝,观州蓚人。伦少时,其舅卢思道每言曰:“此子智识过人,必能致位卿相。”开皇末,江南作乱,内史令杨素往征之,署为行军记室。素将营仁寿宫,引为土木监。隋文帝至宫所,见制度奢侈,大怒曰:“杨素为不诚矣!殚百姓之力,雕饰离宫,为吾结怨于天下。”素惶恐,虑将获谴。伦曰:“公当弗忧,待皇后至,必有恩诏。”明日,果召素入对,独孤后劳之曰:“公知吾夫妻年老,无以娱心,盛饰此宫,岂非孝顺。”素退问伦曰:“卿何以知之?”对曰:“至尊性俭,故初见而怒,然雅听后言。后,妇人也,惟丽是好,后心既悦,帝虑必移,所以知耳。”素叹伏曰:“揣摩之才,非吾所及。”素负贵恃才,多所凌侮,唯击赏伦。骤称荐于文帝,由是擢授内史舍人。

 

1.与“此子智识过人”的“识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新妇识马声,蹑履相逢迎

B.非学无以致疑,非问无以广识

C.相逢何必曾相识

D.因笑谓迈曰:“汝识之乎?”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识”意为“见识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识别,觉察。C项,动词,认识。D项,动词,记住。

2.与“必能致位卿相”的“致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然秦以区区之地,致万乘之势

B.书问致简,益用增劳

C.女行无偏斜,何意致不厚

D.一篇之中,三致志焉

解析:选A 文中的“致”意为“达到”,A项与之相同。B项,副词,最,极。C项,动词,招致,招来。D项,动词,表达。

3.与“杨素为不诚矣”的“诚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竭诚则吴越为一体

B.诚如是,则霸业可成,汉室可兴矣

C.至诚高节,堙没无闻

D.臣诚知不如徐公美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诚”为形容词,有“真诚、忠诚”之意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名词,诚心。B项,连词,表假设推论,果真,如果。D项,副词,表肯定,确实,的确。

4.与“盛饰此宫,岂非孝顺”的“非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

B.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

C.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无惑

D.是己而非人,俗之同病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非”意为“不是”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形容词,不对,错误。B项,介词,除了,除非。D项,形容词的意动用法,认为……不对,可译为“讥评,责难”。

5.与“揣摩之才,非吾所及”的“及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怀王悔,追张仪,不及

B.此其近者祸及身,远者及其子孙

C.及至始皇,奋六世之余烈

D.君美甚,徐公何能及君也

解析:选D 文中的“及”意为“比得上”,D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追赶上。B项,动词,涉及。C项,介词,等到。

6.与“素负贵恃才”的“负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均之二策,宁许以负秦曲

B.秦贪,负其强,以空言求璧

C.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

D.相如度秦王虽斋,决负约不偿城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负”意为“凭借,倚仗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担负、承担,此处为使动用法。C项,动词,辜负,对不起。D项,动词,背弃,违背。

参考译文:

封伦,字德彝,观州蓚县人。封伦年少的时候,他的舅舅卢思道常常说:“这孩子聪明见识超过一般人,将来必定官至卿相。”开皇末年,江南发生叛乱,内史派杨素前去征伐叛军,委任他担任行军书记官(记室)。杨素将要(负责)营建仁寿宫,(被)召回担任土木工程建筑监督。隋文帝来到仁寿宫住所,看到宫殿规模宏大,奢侈浪费,大为恼怒,说:“杨素是不忠诚老实的!用尽百姓的财力,装修宫殿,替我在天下百姓中结下怨恨。”杨素非常害怕,担心将(因此)遭到贬谪。封伦说:“你应当不要担心,等到皇后来到,对你必定有所恩赐。”第二天,杨素果然被召入宫答对,独孤皇后慰劳杨素说:“你知道我们夫妻年老,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散心,隆重地装修了这座宫殿,难道不是对我们的孝顺吗?”杨素退朝下来问封伦道:“你凭什么知道皇后会恩赐我?”封伦说:“皇上生性俭朴,因此当初一见宫殿的宏大华丽就发怒,但是皇上向来听从皇后的话。皇后是一个妇人,只喜好华丽,皇后内心如果高兴,皇上的心思也一定因此而改变,这就是我知道的原因。”杨素叹息佩服道:“忖度、估量的才能,我是比不上的。”杨素依仗荣贵和有才能,对人大多欺凌侮辱,只有对封伦十分赏识。(杨素)多次在皇上面前称赞举荐封伦,因此封伦被破格提升为内史舍人。

第二组:涉、素、若、道、归、兵、胜

二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后面的问题。(每小题3分)

张欣泰,字义亨,竟陵人也。欣泰少有志节,不以武业自居,好隶书,读子史。辟州主簿,历诸王府佐。世祖与欣泰早经款遇,及即位,以为直阁将军,领禁旅。欣泰通涉雅俗,交结多是名素。建武二年,虏围钟离城。欣泰为军主,随崔慧景救援。虏既为徐州军所挫,更欲于邵阳洲筑城。慧景虑为大患。欣泰曰:“虏所以筑城者,外示夸大,实惧我蹑其后耳。今若说之以彼此各愿罢兵,则其患自息。”慧景从之,遣欣泰至虏城下具述此意。及虏引退,而洲上余兵万人,求输五百匹马假道,慧景欲断路攻之。欣泰说慧景曰:“归师勿遏,古人畏之。死地之兵,不可轻也;胜之既不足为武,败则徒丧前功。不如许之。”慧景乃听虏过。

7.与“欣泰通涉雅俗”的“涉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

B.园日涉以成趣,门虽设而常关

C.早知涉世真成梦,不弃山田春雨犁

D.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涉”意为“接触,经历”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进入,到。B项,动词,漫步,散步。D项,动词,渡,过。

8.与“交结多是名素”的“素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且相如素贱人

B.春冬之时,则素湍绿潭,回清倒影

C.吾心独以俭素为美

D.彼君子兮,不素餐兮

解析:选A 文中的“素”意为“本来,向来”,A项与之相同。B项,形容词,白色的。C项,形容词,朴素的,不加修饰。D项,副词,白白地。

9.与“今若说之以彼此各愿罢兵”的“若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若寡人者,可以保民乎哉

B.若止印三二本,未为简易

C.不者,若属皆且为所虏

D.徐公不若君之美也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若”意为“如果,假如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像。C项,代词,你们。D项,动词,及,比得上。

10.与“求输五百匹马假道”的“道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有狼当道,人立而啼

B.师道之不传也久矣

C.从郦山下,道芷阳间行

D.闻操已向荆州,晨夜兼道

解析:选A 文中的“道”是名词,意为“道路”,A项与之相同。B项,名词,风尚。C项,动词,取道。D项,动词,走路,赶路。

11.与“归师勿遏,古人畏之”的“归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后五年,吾妻来归

B.江表英豪咸归附之

C.相如既归,赵王以为贤大夫

D.众士慕仰,若水之归海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归”意为“返回”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女子出嫁。B项,动词,归依、归属。D项,动词,归到一处,汇聚。

12.与“死地之兵,不可轻也”的“兵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收天下之兵,聚之咸阳

B.欲勿予,即患秦兵之来

C.兵旱相乘,天下大屈

D.悉使羸兵负草填之,骑乃得过

解析:选D 文中的“兵”意为“士兵”,D项与之相同。A项,名词,兵器。B项,名词,军队。C项,名词,战争。

13.与“胜之既不足为武”的“胜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童子何知,躬逢胜饯

B.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

C.沛公不胜杯杓,不能辞

D.斧斤以时入山林,材木不可胜用也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胜”意为“战胜,取胜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形容词,盛大的。C项,动词,禁得住,能承受。D项,副词,尽,完。

参考译文:

张欣泰,字义亨,竟陵人。张欣泰从小有志向气节,不想把武将职业作为自己的身份,喜欢隶书,爱读诸子著作和史书。张欣泰被征召为州主簿,历任各王府的佐官。齐世祖与张欣泰早年就已经有诚挚的交往,等到自己登上帝位,就让张欣泰担任直阁将军,统领禁卫军。张欣泰与雅俗之士都有接触,交往的多是名士。建武二年,北魏的军队围困钟离城。张欣泰担任中军主将,跟随崔慧景前去救援。北魏的军队已被徐州驻军所挫败,又想在邵阳洲修筑城堡。崔慧景担心会造成更大的危害。张欣泰说:“北魏之所以修筑城堡,对外是想虚张声势,实际上是怕我们跟随在后面(袭击他们)。现在如果用双方都愿意停止对抗的(建议)来劝说他们,那么这个危害自然就消除了。”崔慧景听从了他的建议,派张欣泰到北魏军队驻守的城下详细说明这个意思。等到北魏士兵开始撤退,而邵阳洲上面还剩下一万士兵,北魏士兵请求送给(齐军)五百匹马(作为条件)借道撤退,崔慧景想断其归路攻击他们。张欣泰劝崔慧景说:“撤退的军队不要阻拦,古人对此也很畏惧。陷于绝境的士兵,不可以轻视(他们);战胜他们已不值得称作勇猛,败给他们就白白地使前功尽弃。不如答应他们的请求。”崔慧景于是听任北魏士兵撤退而去。

第三组:如、去、国、内、即、微

三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后面的问题。(每小题3分)

李善长,字百室,定远人。少读书,有智计,习法家言,策事多中。太祖为吴王,拜右相国。善长明习故事,裁决如流。又娴于辞令,太祖有所招纳,辄令为书。前后自将征讨,皆命居守,将吏帖服,居民安堵,转调兵饷无乏。尝请榷两淮盐,立茶法,皆斟酌元制,去其弊政。既复制钱法,开铁冶,定鱼税,国用益饶,而民不困。

善长外宽和,内多忮刻。参议李饮冰、杨希圣,稍侵善长权,即按其罪奏黜之。与中丞刘基争法而诟。基不自安,请告归。贵富极,意稍骄,帝始微厌之。四年以疾致仕,赐临濠地若干顷。

14.与“裁决如流”的“如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遂绝齐,使使如秦受地

B.沛公默然,曰:“固不如也。”

C.先生如其指,内狼于囊

D.男女衣着,悉如外人

解析:选D 文中的“如”意为“如同,好像”,D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往,到……去。B项,动词,比得上,赶得上。C项,介词,按照。

15.与“去其弊政”的“去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欲呼张良与俱去

B.为汉家除残去秽

C.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

D.去北军二里余,同时发火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去”意为“除掉,去掉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离开。C项,形容词,过去的。D项,动词,距离。

16.与“国用益饶,而民不困”的“国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逝将去女,适彼乐国

B.僵卧孤村不自哀,尚思为国戍轮台

C.六国互丧,率赂秦耶

D.等死,死国可乎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国”意为“国家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名词,地区,地域。C项,名词,诸侯国。D项,名词,国事。

17.与“善长外宽和,内多忮刻”的“内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

B.内立法度,务耕织

C.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

D.亡走赵,赵不内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内”意为“内心”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通“纳”,接纳。B项,名词活用作状语,在国内。D项,通“纳”,接纳,收容。

18.与“即按其罪奏黜之”的“即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项伯即入见沛公

B.匪来贸丝,来即我谋

C.昭帝即位,数年,匈奴与汉和亲

D.即谋单于,何以复加

解析:选A 文中的“即”表时间的相连,意为“立即,就”,A项与之相同。B项,动词,靠近。C项,动词,登上(帝位)。D项,连词,如果、假设。

19.与“帝始微厌之”的“微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猥以微贱,当侍东宫

B.见其发矢十中八九,但微颔之

C.微察公子,公子颜色愈和

D.微夫人之力不及此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微”表程度,意为“稍微,微微,略微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形容词,地位卑微。C项,副词,暗暗地,隐约地。D项,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,(假如)没有。

参考译文:

李善长,字百室,定远人。从小读书,有智谋,学习法家学说,预料事情多能料中。太祖任吴王,拜任李善长为右相国。李善长了解熟悉典章制度,裁定决断各种事务都非常明快流畅。他又娴于辞令,太祖要招纳什么人才,常常命李善长书写文告书信。前前后后凡是亲自带兵出去征讨,太祖都命李善长留守后方,将吏信服他,服从调度,居民生活安定,调运兵饷,使前方不至困乏。李善长曾经请求国家统管两淮盐务,实行专卖,立茶法,都是在元代盐法茶法的基础上斟酌改订,剔除其弊政。不久又恢复制钱法,开办铁冶,确定鱼税,使国家用度更加丰足,而百姓又不困乏。

李善长外表宽和,而内心褊狭刻薄。参议李饮冰、杨希圣稍微有些越权,侵犯了李善长的权力,李善长立即依照他们的罪责上奏罢黜他们。李善长与中丞刘基争法以至于怒骂。刘基心中不安,于是请假回乡。富贵达到了极点,内心也渐渐骄横,皇帝开始有些讨厌他。洪武四年,李善长因病退休,赐给他临濠地若

 “高频文言实词”分组练(二)

第一组:质、请、徒、得、谢、朝、诸、本

一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后面的问题。(每小题3分)

王颁,字景彦,太原祁人也。颁少俶傥,有文武干局。其父平侯景,留颁质于荆州,遇元帝为周师所陷,颁因入关。闻其父为陈武帝所杀,号恸而绝,食顷乃苏,哭泣不绝声,毁瘠骨立。及大举伐陈,颁自请行,率徒数百人,从韩擒先锋夜济。力战被伤,恐不堪复斗,悲感呜咽。夜中因睡,梦有人授药,比寤而创不痛,时人以为孝感。

及陈灭,颁密召父时士卒,得千余人,对之涕泣。其间壮士或问颁曰:“郎君来破陈国,灭其社稷,雠耻已雪,而悲哀不止者,将为霸先早死,不得手刃之邪?请发其丘垄,断榇焚骨,亦可申孝心矣。”颁顿颡陈谢,额尽流血,答之曰:“其为帝王,坟茔甚大,恐一宵发掘,不及其尸,更至明朝,事乃彰露,若之何?”诸人请具锹锸,一旦皆萃。于是夜发其陵,剖棺,见陈武帝须并不落,其本皆出自骨中。颁遂焚骨取灰,投水而饮之。

 

1.与“留颁质于荆州”的“质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永州之野产异蛇,黑质而白章

B.乃令张仪佯去秦,厚币委质事楚

C.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

D.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,质于齐

解析:选D 文中的“质”意为“抵押、做人质”,D项与之相同。A项,名词,质地,底子。B项,通“贽”,古时初次拜见尊长时所送的礼物。C项,古代杀人用的砧板。

2.与“颁自请行”的“请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

B.公子往,数请之,朱亥故不复谢

C.公子患之,数请魏王

D.请奉盆缶秦王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请”意为“请求”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请示。B项,动词,拜访,问候。D项,副词,请允许我做某事。

3.与“率徒数百人”的“徒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帅徒以往,陷西北隅以入

B.郯子之徒,其贤不及孔子

C.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

D.欲予秦,秦城恐不可得,徒见欺

解析:选A 文中的“徒”意为“士兵”,A项与之相同。B项,名词,同一类的人。C项,名词,门徒,弟子。D项,副词,徒然,白白地。

4.与“得千余人”的“得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

B.沛公军霸上,未得与项羽相见

C.所识穷乏者得我欤

D.赵惠文王时,得楚和氏璧

解析:选D 文中的“得”意为“找到、获得”,D项与之相同。A项,名词,心得,体会。B项,动词,能够。C项,通“德”,感激。

5.与“颁顿颡陈谢”的“谢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秦王恐其破璧,乃辞谢

B.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,乃谢客就车

C.多谢后世人,戒之慎勿忘

D.哙拜谢,起,立而饮之

解析:选D 文中的“谢”意为“感谢”,D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道歉,请罪。B项,动词,辞去,辞别。C项,动词,告诉,劝告。

6.与“更至明朝”的“朝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强国请服,弱国入朝

B.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

C.有时朝发白帝,暮到江陵

D.于是入朝见威王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朝”意为“早晨”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朝见,朝拜。B项,名词,朝代。D项,名词,朝廷。

7.与“诸人请具锹锸”的“诸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穆公访诸蹇叔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诸将皆失色

C.投诸渤海之尾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王尝语庄子以好乐,有诸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诸”意为“众多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兼词,相当于“之于”。C项,兼词,相当于“之于”。D项,兼词,相当于“之乎”。

8.与“其本皆出自骨中”的“本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抑本其成败之迹,而皆自于人欤

B.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

C.王欲行之,则盍反其本矣

D.臣本布衣,躬耕南阳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本”意为“根部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推究本源,考查。C项,名词,根本,基础。D项,副词,本来。

参考译文:

王颁,字景彦,太原祁县人。王颁年少时就卓异不凡,文武双全才能出众。他的父亲平定了侯景之乱后,留下王颁在荆州做人质。后来遇到梁元帝被北周军队俘获杀害,王颁因此离开荆州进入关中。听到他父亲被陈武帝所杀的消息,王颁号泣晕倒,一顿饭的工夫才苏醒过来,一直痛哭难止,整个人都消瘦不堪。等到朝廷大举讨伐陈国时,王颁亲自请求随行,带着数百士卒,跟随韩擒担任先锋趁夜渡过长江。王颁奋勇作战受了伤,担心不能继续战斗,悲伤哭泣。夜里睡着了,梦到有人给他药物疗伤,等到醒来伤口就不疼了,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他的孝心感动了神明。

等到陈国被消灭,王颁秘密召集父亲的部下,找到一千多人,对着他们哭泣。士卒中有壮士问他说:“郎君来攻破陈国,覆灭了他的江山,已经报仇雪耻了,却还悲伤不已,难道是因为陈霸先早死,不能亲手杀了他吗?那就请挖开他的坟墓,砍断他的棺材,烧掉他的遗骨,也可以表示你的孝心了。”王颁听后向说话的人磕头拜谢,额头上鲜血淋漓,他回答道:“陈霸先身为帝王,他的坟墓很大,只怕一夜挖掘,挖不出他的尸骨,等到了明天,事情就败露了,这可怎么办呢?”众人就准备锹铲等工具,很快就聚齐了。就这样趁夜挖开了陈武帝的陵墓,打开了棺椁,看到陈武帝须发都还没有掉落,根部都长在骨头中。王颁就烧了他的尸骨,取了骨灰放在水中,喝了下去。

第二组:幸、阴、悉

二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后面的问题。(每小题3分)

禇无量,字弘度,杭州盐官人。开元五年,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坏,姚崇建言:“庙本苻坚故殿,不宜罢行。”无量鄙其言,以为不足听,乃上疏曰:“王者阴盛阳微,则先祖见变。今后宫非御幸者,宜悉出之,以应变异。举畯良,撙奢靡,轻赋,慎刑,纳谏争,察谄谀,继绝世,则天人和会,灾异讫息。”帝是崇语,车驾遂东。

10.与“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坏”的“幸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财物无所取,妇女无所幸

B.幸可广问讯,不得便相许

C.缦立远视,而望幸焉

D.今事有急,故幸来告良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幸”意为“皇帝到某处”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“幸”;这里指刘邦对妇女的宠爱。B项,动词,希望。D项,副词,侥幸、幸亏、幸而。

11.与“王者阴盛阳微”的“阴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

B.衡善机巧,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

C.故审堂下之阴,而知日月之行

D.阴知奸党名姓,一时收禽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阴”意为“古代哲学概念,与‘阳’相对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形容词,阴暗,昏暗。C项,名词,树荫,阴影。D项,副词,暗中,暗地里。

12.与“宜悉出之”的“悉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悉吾村精技击者不过百人

B.书不能悉意,略陈固陋

C.古之治天下,至孅至悉也

D.怀王乃悉发国中兵

解析:选D 文中的“悉”意为“全部,完全”,D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尽其所有,总计。B项,动词,详尽地叙述。C项,形容词,详尽,详细。

参考译文:

褚无量,字弘度,是杭州盐官人。开元五年,皇帝将到东都去,可是太庙毁坏,姚崇建议说:“太庙本来是苻坚的旧殿,不应因毁坏而停止出行。”褚无量鄙视他的话,认为不值得一听,于是上疏说:“做君王的阴盛阳衰,那么先祖就会显示变故。如今后宫中不御幸的,应该全放出宫去,用以应付灾异。举荐俊良之才,抑制奢靡之风,减轻赋税,慎用刑罚,采纳劝谏,明察谄谀小人,接续断绝禄位的世家,那么天人就会融洽,灾异就消失了。”皇帝赞同姚崇的话,车驾于是东行。

 

第三组:率、数、从、迁、间、度、乘、复

三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后面的问题。(每小题3分)

郭浩字充道,德顺军陇干人。徽宗时,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,夏人以千骑追之,浩手斩二骑,以首还。从种师道进筑葺平砦,敌据塞水源,以渴我师,浩率精骑数百夺之。敌攻石尖山,浩冒阵而前,流矢中左肋,怒不拔,奋力大呼,得贼乃已;诸军从之,敌遁去,由是知名。累迁中州刺史。钦宗即位,以种师道荐,召对,奏言:“金人暴露,日久思归。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,时其半度,可击也。”会和战异议,不能用。帝问西事,浩曰:“臣在任已闻警,虑夏人必乘间盗边,愿选将设备。”已而果攻泾原路,取西安州、怀德军。绍圣开拓之地,复尽失之。

(节选自《宋史·郭浩传》)

13.与“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”的“率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六国互丧,率赂秦耶

B.率疲弊之卒,将数百之众

C.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

D.子路率尔而对曰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率”为动词,意为“率领,带领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副词,表范围,一概,全都。C项,动词,顺着,遵循。D项,形容词,轻率。

14.与“浩率精骑数百夺之”的“数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则胜负之数,存亡之理,当与秦相较,或未易量

B.范增数目项王

C.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

D.数罟不入洿池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数”为数词,表示约数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名词,天数,命运。B项,副词,屡次,多次。D项,形容词,细密。

15.与“诸军从之,敌遁去”的“从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臣从其计,大王亦幸赦臣         B.弟走从军阿姨死

C.战则请从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樊哙从良坐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从”意为“跟随,随从”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听从,顺从。B项,动词,从事,参加。D项,动词,依傍,紧挨着。

16.与“累迁中州刺史”的“迁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齐人未尝赂秦,终继五国迁灭,何哉

B.再迁为太史令

C.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,氓隶之人,而迁徙之徒也

D.迁其民于临洮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迁”为动词,意为“调动官职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与“灭”构成复合词,灭亡。C项,动词,征发。D项,动词,迁移。

17.与“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”的“间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从郦山下,道芷阳间行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肉食者谋之,又何间焉

C.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数月之后,时时而间进

解析:选A 文中的“间”表状态,意为“从小路”,A项与之相同。B项,动词,参与。C项,副词,表情态,秘密地,悄悄地。D项,副词,表时间,有时,偶尔。

18.与“时其半度,可击也”的“度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

B.度我至军中,公乃入

C.一夜飞度镜湖月

D.内立法度,务耕织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度”意为“渡过,越过”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衡量。B项,动词,推测,估计。D项,名词,制度,法度。

19.与“虑夏人必乘间盗边”的“乘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独与迈乘小舟,至绝壁下           B.自京师乘风雪

C.比至陈,车六七百乘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因利乘便,宰割天下

解析:选D 文中的“乘”意为“趁着、凭借、乘机”,D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驾,坐。B项,动词,冒着。C项,量词,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。

20.与“绍圣开拓之地,复尽失之”的“复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师道之不复,可知矣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明年复攻赵,杀二万人

C.有北面复匈奴之志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回朕车以复路兮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复”为副词,意为“再,又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恢复。C项,动词,报复。D项,动词,返回,回来。

参考译文:

郭浩,字充道,是德顺军陇干人。徽宗时,郭浩曾率领一百名骑兵来到灵州(今宁夏灵武县西南)城下,夏国用一千名骑兵来追赶他们,郭浩亲手斩杀两名骑兵,提着首级返回。跟随种师道进军修筑葺平寨,敌军占据并堵塞水源,来断绝宋军的饮水,郭浩率领几百名精锐骑兵夺取了它。敌人攻打石尖山,郭浩迎着敌阵前进,被流箭射中左肋,发怒不去拔箭,奋力大呼,活捉到贼人才停止;各军跟着前进,敌军逃走,郭浩从此出名。积功升任中州刺史。钦宗即位,因种师道推荐,被皇上召见应对,他上奏说:“金军长期在外,一心想着回归。请求派轻兵从小路驰往滑台,等他们渡到一半时,就可发动攻击。”正逢朝廷大臣议和议战意见不同,郭浩之策没有被采纳。皇上询问西边事务,郭浩说:“臣在任时已听到警报,担心夏国一定会乘机侵占边地,希望朝廷选派将领设置守备。”不久西夏军队果然进攻泾原路,夺取了西安州、怀德军(今宁夏固原县西北)。绍圣年间开拓的土地,又全部失去。

 

 “高频文言实词”分组练(三)

第一组:当、故、举、属、易、除、察、善

一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后面的问题。(每小题3分)

萧燧字照邻,临江军人。燧生而颖异,幼能属文。绍兴十八年,擢进士高第。授平江府观察推官。时秦桧当国,其亲党密告燧,秋试必主文[注]漕台,燧诘其故,曰:“丞相有子就举,欲以属公。”燧怒曰:“初仕敢欺心耶!”桧怀之,既而被檄秀州,至则员溢,就院易一员往漕闱,秦熺果中前列。孝宗初,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。轮对,论“官当择人,不当为人择官”。上喜,制《用人论》赐大臣。淳熙二年,进起居郎。先是,察官阙,朝论多属燧,以未历县,遂除左司谏。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、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,有所依凭,无善状,燧皆奏罢之。

(节选自《宋史·萧燧传》,有删改)

[注]主文:主持考试。

1.与“时秦桧当国”的“当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

B.北邀当国者相见

C.公等遇雨,皆已失期,失期当斩

D.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当”意为“主持、执掌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抵御,抵挡。C项,动词,判决,判罪。D项,动词,占据,把守。

2.与“燧诘其故”的“故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既克,公问其故

B.君安与项伯有故

C.公子往,数请之,朱亥故不复谢

D.弟走从军阿姨死,暮去朝来颜色故

解析:选A 文中的“故”为名词,原因,A项与之相同。B项,名词,交情。C项,副词,故意,特意。D项,形容词,衰老。

3.与“丞相有子就举”的“举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戍卒叫,函谷举

B.举孝廉不行,连辟公府不就

C.杀人如不能举,刑人如恐不胜

D.今亡亦死,举大计亦死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举”意为“推荐、选拔考试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(被)占领,(被)攻破。C项,副词,尽,全。D项,动词,施行,举行。

4.与“欲以属公”的“属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举酒属客,诵明月之诗 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燧生而颖异,幼能属文

C.不者,若属皆且为所虏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属予作文以记之

解析:选D 文中的“属”意为“嘱咐、嘱托”,D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劝,请;劝人饮酒。B项,动词,撰写。C项,名词,等,辈。

5.与“就院易一员往漕闱”的“易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,可予不

B.世易时移,变法宜矣

C.是以古之易财,非仁者,财多也

D.二月草已芽,八月苗未枯,采掇者易辨识耳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易”意为“更换、改变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交换。C项,动词,轻视,看不起。D项,形容词,容易。

6.与“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”的“除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           B.赵王扫除自迎

C.寻蒙国恩,除臣洗马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爆竹声中一岁除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除”意为“拜官授职”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清除,去掉。B项,名词,(宫殿的)台阶。D项,动词,逝去,过去。

7.与“察官阙,朝论多属燧”的“察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明足以察秋毫之末

B.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

C.向察众人之议,专欲误将军

D.虽不能察,必以情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察”意为“考察,审察”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看清楚。B项,形容词,精明。D项,动词,明察,了解,弄清楚。

8.与“无善状,燧皆奏罢之”的“善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

B.素善留侯张良

C.君子生非异也,善假于物也

D.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

解析:选A 文中的“善”意为“好事,好的行为”,A项与之相同。B项,交好,友善。C项,擅长,善于。D项,做好,处理好。

参考译文:

萧燧,字照邻,是临江军人。萧燧生来就特别聪明,很小就能写文章。绍兴十八年,高中进士。被任命为平江府观察推官。当时秦桧当权,他的亲信偷偷告诉萧燧,秋试时当调他为考试官,萧燧询问其中缘由,那人说:“丞相有个儿子参加考试,想把他托付给您。”萧燧发怒说:“我刚做官就敢昧着良心吗!”秦桧怀恨他,过后萧燧接到文书到秀州,到达那里时名额已经满了,从考官中换了一位前去主持考试,秦熺果然考中了前几名。孝宗初年,担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。官员轮值上殿策对时政利弊时,他说:“官职应该选合适的人做,不应该为了人而选择官职。”皇上十分高兴,写了《用人论》赐予重臣。淳熙二年,晋升起居郎。这之前,审察官空缺,朝廷言论很多倾向萧燧,因他没做过县官,就任命他做了左司谏。当时宦官甘昪的门客胡与可、都承旨王抃的族叔王秬都在外做地方官,都有倚仗,没有好的表现,萧燧都上奏罢免了他们。

第二组:造、固、殆、被、莫、假、少、何、却

二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后面的问题。(每小题3分)

李疑者,居通济门外,闾巷子弟执业①造其家,得粟以自给。固贫甚,然独好周人急。金华范景淳吏吏部,得疾,无他子弟。人殆之,不肯舍。杖踵疑门,告曰:“我不幸被疾,人莫舍我。闻君义甚高,愿假榻。”疑许诺。延坐,汛室②,具床褥炉灶居之。征医师视脉,躬为煮糜炼药,旦暮执手问所苦。既而疾滋甚,不能起,溲矢污衾席,臭秽不可近。疑日为刮摩浣涤,不少见颜面。景淳流涕曰:“我累君矣。恐不复生,无以报厚德,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,在故旅邸,愿自取之。”疑曰:“患难相恤,人理宜尔,何以报为!”景淳曰:“君脱不取,我死,恐为他人得,何益?”疑遂求其里人偕往,携以归。面发囊,志其数而封识之。数日,景淳竟死,疑出私财买棺,殡于城南聚宝山。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,往书召其二子。及二子至,疑同发棺取囊,按籍而还之。二子以半馈,却弗受,反赆以货,遣归。

(节选自《文宪集·李疑传》)

[注]①执业:捧书求教,犹言受业。②汛室:打扫房间。

9.与“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”的“造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径造庐访成,视成所蓄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

C.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因造玉清宫,伐山取材

解析:选A 文中的“造”意为“到,往”,A项与之相同。B项,动词,制作。C项,动词,制定。D项,动词,修建,建造。

10.与“固贫甚,然独好周人急”的“固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蔺相如固止之

B.至于颠覆,理固宜然

C.秦孝公据崤函之固

D.秦数败赵军,赵军固壁不战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固”为副词,意为“本来,原来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形容词,坚决。C项,名词,险要的地势。D项,动词,坚守,安守。

11.与“人殆之,不肯舍”的“殆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

B.郦元之所见闻,殆与余同

C.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

D.农者殆则土地荒

解析:选D 文中的“殆”通“怠”,意为“对……懈怠”,文中引申为“对……冷淡、冷漠”,D项与之相同。A项,形容词,危险。B项,大概,恐怕。C项,几乎,近乎。

12.与“我不幸被疾”的“被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信而见疑,忠而被谤,能无怨乎

B.项王身亦被十余创

C.将军身被坚执锐

D.大雪逾岭,被南越中数州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被”为动词,意为“遭受、遇到、蒙受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介词,表示被动。C项,通“披”,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。D项,动词,覆盖。

13.与“人莫舍我”的“莫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其事体莫须有

B.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

C.愿早定大计,莫用众人之议也

D.至莫夜月明,独与迈乘小舟,至绝壁下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莫”为代词,意为“没有谁,没有什么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表测度,或许。C项,表禁止,不要。D项,通“暮”,日落的时候,傍晚。

14.与“闻君义甚高,愿假榻”的“假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君子生非异也,善假于物也

B.乃悟前狼假寐,盖以诱敌

C.假令仆伏法受诛,若九牛亡一毛,与蝼蚁何以异

D.以是人多以书假余

解析:选D 文中的“假”为动词,借,D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凭借,借助。B项,形容词,虚假,假装。C项,连词,相当于“如果”“假如”,多与“使”“令”连用。

15.与“疑日为刮摩浣涤,不少见颜面”的“少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

B.邻国之民不加少

C.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,天下财产何得不蹶

D.太后之色少解

解析:选D 文中的“少”为副词,表程度,稍微,略微,D项与之相同。A项,名词,年轻人。B项,动词,削减,减少。C项,形容词,数量少,不多。

16.与“人理宜尔,何以报为”的“何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君美甚,徐公何能及君也

C.豫州今欲何至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社稷之臣也,何以伐为

解析:选D 文中的“何以……为”是表反问的固定句式,D项与之相同。A项,副词,多么。B项,怎么。C项,代词,哪里,什么地方。

17.与“二子以半馈,却弗受,反赆以货”的“却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相如因持璧却立

B.后秦击赵者再,李牧连却之

C.却之为不恭

D.医得眼前疮,剜却心头肉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却”为动词,意为“推辞,拒绝”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退,退回。B项,动词,使……退,击退。D项,动词,去掉,消除。

参考译文:

李疑,居住在通济门外,同乡的年轻人去他家接受学业,他可以得到一些粮食来生活。本来自己十分贫困,但特别喜欢周济别人于急难之中。金华人范景淳在吏部当差,得了病,没有别的亲人。人们对他很冷漠,不收留他。范景淳拄着拐杖走到李疑门口,告诉李疑说:“我不幸患病,人们不收留我。听说您品德很高尚,希望能借给我一张床养病。”李疑答应了他。邀请他就座,打扫房间,安置了床褥炉灶,让他在里面休息。李疑找来医生给他把脉,亲自给他煮粥熬药,经常拉着他的手,询问他的病痛。不久范景淳病情加重,不能起床,屎尿弄脏了床被,又脏又臭让人难以接近。李疑每天给他擦洗,没有一点厌恶的神情。范景淳流着眼泪说:“我连累你了。我恐怕活不下去了,没有办法报答你的大恩,行囊中有黄金白银四十多两,在过去住过的旅店里,希望你自己取来。”李疑说:“患难中互相救助,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,还要回报干什么?”范景淳说:“如果你不去取,我死后,恐怕被他人取走,这有什么好处呢?”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,提着回来了。李疑当面打开行囊,记下数目封存起来做了标记。几天后,范景淳最终死了,李疑拿自己的钱买棺材,把范景淳埋在城南聚宝山。将所有封存好的装有财物的行囊,存放到了他的邻人家里,李疑写信让范景淳的两个儿子来。等他的两个儿子来了,李疑取出行囊按账册归还给他们。他们拿出一半馈赠他,李疑推辞不接受,而将财物送给他们,让他们回去了。

第三组:鄙、解、既、期、辞、治、适、乃

三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后面的问题。(每小题3分)

贺钦,字克恭,世家定海,父孟员,以戎籍隶辽之义州卫。钦少颖敏,习举子业辄鄙之曰:“为学止于是耶?”取《近思录》读之,有省。成化二年以进士授户科给事中。因亢旱上章极谏,复以言官旷职召灾,自劾求退。会陈献章被征来京师,钦听其论学,叹曰:“至性不显,真理犹霾,世即用我,而我奚以为用?”即日上疏解官去,执弟子礼事献章。既别,肖其像事之。其学专读《五经》《四书》《小学》,期于反身实践,主敬以收放心。有来学者,辄辞之曰:“己尚未治,何以治人?”既而从游者甚众,磨砻淬厉,成其器业。如是者十余年,虽不出户庭,而达官贵人闻风仰德者,莫不躬拜床下。弘治改元,用阁臣荐,起为陕西右参议。玺书至而母适病死,乃上疏恳辞。

(节选自清光绪五年《镇海县志》卷二十一)

18.与“习举子业辄鄙之曰”的“鄙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鄙贱之人,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

B.孔子鄙其小器

C.蜀之鄙有二僧,其一贫,其一富

D.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鄙”为动词,意为“轻视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形容词,粗野而又地位低微。C项,名词,边界地方。D项,形容词,庸俗,见识浅。

19.与“即日上疏解官去”的“解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庖丁为文惠君解牛

B.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

C.惑而不从师,其为惑也,终不解矣

D.乃命解官归里

解析:选D 文中的“解”指“辞官”,D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剖开,特指解剖动物的肢体。B项,动词,解释,解答。C项,动词,解决。

20.与“既别,肖其像事之”的“既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既克,公问其故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既又与汝就食江南

C.既来之,则安之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既无伯叔,终鲜兄弟

解析:选A 文中的“既”为副词,表时间的过去或动作的完成,“已经,……以后”,A项与之相同。B项,表时间或行为承接,不久,一会儿。C项,连词,既然。D项,连词,“既……终……”表两种情况同时存在。

21.与“期于反身实践,主敬以收放心”的“期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期年之后,虽欲言,无可进者

B.会天大雨,道不通,度已失期

C.期曰:“暮见火举而俱发。”

D.良剑期乎断,不期乎镆铘

解析:选D 文中的“期”为动词,意为“希望,目的在于……”,D项与之相同。A项,名词,一周(年)。B项,名词,限定或约定的时间。C项,动词,约定。

22.与“有来学者,辄辞之曰”的“辞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

B.臣死且不避,卮酒安足辞

C.博闻强志,明于治乱,娴于辞令

D.大礼不辞小让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辞”为动词,意为“推辞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名词,托词,借口。C项,名词,辞令,应酬的言辞。D项,动词,计较。

23.与“己尚未治,何以治人”的“治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故治国无法则乱

B.不效则治臣之罪

C.博闻强志,明于治乱,娴于辞令

D.今治水军八十万众,方与将军会猎于吴

解析:选A 文中的“治”意为“管理,治理”,A项与之相同。B项,动词,惩处,处置。C项,形容词,太平,安定,与“乱”相对。D项,动词,整治,训练。

24.与“玺书至而母适病死”的“适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从上观之适与地平

B.向晚意不适,驱车登古原

C.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

D.处分适兄意,那得自任专

解析:选A 文中的“适”意为“恰巧”,A项与之相同。B项,形容词,舒适,满足。C项,动词,往,到。D项,动词,适合,依照。

25.与“乃上疏恳辞”的“乃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尔其无忘乃父之志

B.今其智乃反不能及

C.乃令张仪佯去秦,厚币委质事楚

D.若事之不济,此乃天也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乃”为连词,意为“于是,就”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人称代词,你,你的。B项,副词,竟然,却。D项,是,就是。

参考译文:

贺钦,字克恭,世代居于定海,父亲贺孟员,按军籍隶属辽义州卫。贺钦年少时聪慧,学习举子业每每轻视它说:“做学问就终止于此吗?”得到《近思录》阅读,有所省悟。成化二年凭进士(身份)被授予户科给事中。由于大旱向皇帝上书尽力规劝,又因言官旷废职守招来灾祸,自我检举请求辞职。适逢陈献章被征召来京,贺钦听他讲学,感叹说:“卓绝的品性不显现,最纯真的道理还被埋藏,社会即使用我,但我拿什么为社会所用呢?”当天就向皇帝上书解除官职离去,遵照弟子礼师事陈献章。已别后,画了陈献章的像供奉他。贺钦为学专门研读《五经》《四书》《小学》,希望反过来要求自己履行,主张恭敬谨慎,用以收敛浮躁放荡的内心。有前来学习的,他总是推辞说:“我自己还没有学好,如何教导别人呢?”不久跟随他游学的人很多,磨炼激励,成就他们的才能学识。像这样十多年,虽然足不出户,然而听闻、仰慕他品德节操的达官贵人,没有不亲自来他坐榻前拜见的。弘治改用新年号,由阁臣推荐,起用(贺钦)为陕西右参议。皇帝的诏书到来,他母亲恰巧病故,于是上书恳请辞职。

第四组:奇、坐、许

四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后面的问题。(每小题3分)

周字伯仁,少有重名,神采秀彻。司徒掾贲嵩有清操,见,叹曰:“汝颍固多奇士!自顷雅道陵迟,今复见周伯仁,将振起旧风,清我邦族矣。”从弟穆亦有美誉,欲陵折,陶然弗与之校,于是人士益宗附之。弱冠,袭父爵武城侯。中兴建,位至吏部尚书。顷之,以醉酒,复坐门生斫伤人,免官。太兴初,更拜太子少傅,尚书如故。上疏让曰:“臣退自循省,学不通一经,智不效一官,止足良难,未能守分;遂忝显任,名位过量。”固辞不受,帝诏不许。

(节选自《晋书·列传第三十九》)

26.与“汝颍固多奇士”的“奇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          B.大将军邓骘奇其才

C.奇文共欣赏,疑义相与析          D.此奇货可居

解析:选A 文中的“奇”意为“奇特的、罕见的、不平常的”,A项与之相同。B项,形容词的意动用法,以……为奇,惊异。C项,形容词,佳,好。D项,形容词,珍贵。

27.与“以醉酒,复坐门生斫伤人”的“坐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因击沛公于坐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与其坐而待亡,孰若起而拯之

C.齐人也,坐盗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停车坐爱枫林晚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坐”意为“犯罪,判罪”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名词,座位。B项,动词,坐守。D项,连词,因为,由于。

28.与“固辞不受,帝诏不许”的“许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 )

A.均之二策,宁许以负秦曲

B.塞上长城空自许,镜中衰鬓已先斑

C.不知何许人也

D.高可二黍许

解析:选A 文中的“许”意为“答应,允许”,A项与之相同。B项,动词,期望。C项,名词,处所,地方。D项,表示约数。

参考译文:

周,字伯仁,年轻时名声远扬,精神和风采俊逸。司徒掾贲嵩操守清高,见到周,称赞说:“汝颍一带果然多出奇士!近年雅道衰颓,如今又见周伯仁,将能振兴风尚,廓清我们邦国宗族呀。”周的堂弟周穆也享有美誉,想欺侮折辱周,周陶然自处不与他较量,于是士人愈加尊重周。成年后,承袭父爵武城侯。中兴王朝建立,官至吏部尚书。不久后,因为醉酒又因门生砍伤人而犯罪,被免去官职。太兴初年,改任太子少傅,恢复尚书旧职。周上疏辞让说:“我退居回家自省,学问没有通晓一本经书,才智能力不能胜任一官之职,进退都很难,我没有能够安守自己的本分;于是有愧于在显要的职位任职,声名权位超过自己的力量。”坚决推辞不肯接受,但皇上下诏没有准许。

 

“高频文言实词”分组练(四)

第一组:见、书、绝、穷、安、过、私

二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后面的问题。(每小题3分)

修顿首白秀才足下。前者舟行往来,屡辱见过。又辱以所业一编,先之启事,及门而贽。田秀才西来,辱书;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,比又辱书。仆有罪之人,人所共弃,而足下见礼如此,何以当之?当之未暇答,宜遂绝,而再辱书;再而未答,益宜绝,而又辱之。何其勤之甚也!如修者,天下穷贱之人尔,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?盖足下力学好问,急于自为谋而然也。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,此似有所过听也。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,学为诗赋,以备程试,凡三举而得第。与士君子相识者多,故往往能道仆名字,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,或过称其文字。故使足下闻仆虚名,而欲见其所为者,由此也。

(节选自《与荆南乐秀才书》,欧阳修)

9.与“屡辱见过”的“见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图穷而匕首见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冀君实或见恕也

C.信而见疑,忠而被谤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秦王坐章台见相如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见”放在动词前,表示对自己怎么样,可译为“我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出现。C项,用在动词前表示被动,相当于“被”。D项,动词,召见,接见。

10.与“田秀才西来,辱书”的“书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孟东野往,吾书与汝曰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乃丹书帛曰

C.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卒买鱼烹食,得鱼腹中书

解析:选A 文中的“书”意为“书信”,活用为“写信”,A项与之相同。B项,动词,书写。C项,名词,书籍。D项,名词,文字。

11.与“当之未暇答,宜遂绝”的“绝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

B.非能水也,而绝江河

C.楚诚能绝齐,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

D.以为妙绝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绝”为动词,断绝(往来、交往)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隔绝,阻绝。B项,动词,横渡。D项,达到极点。

12.与“如修者,天下穷贱之人尔”的“穷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复前行,欲穷其林

B.穷予生之光阴以疗病梅也哉

C.人穷则反本,故劳苦倦极,未尝不呼天也

D.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

解析:选D 文中的“穷”意为“不得志、不显达”,D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走到……尽头。B项,动词,穷尽。C项,困窘,处境困难。

13.与“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”的“安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既来之,则安之

C.然后得一夕安寝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则宜抚安,与结盟好

解析:选A 文中的“安”意为“怎么”,A项与之相同。B项,形容词的使动用法,使……安定。C项,形容词,安逸,安稳。D项,动词,安抚,抚慰。

14.与“此似有所过听也”的“过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闻大王有意督过之

C.以其境过清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今公子故过之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过”意为“过分、过于”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名词,错误,过失。B项,动词,责备。D项,动词,访问。

15.与“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”的“私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

B.吾妻之美我者,私我也

C.私见张良

D.丹不忍以己之私,而伤长者之意

解析:选D 文中的“私”意为“私交、私利、私事”,D项与之相同。A项,私人的。B项,动词,偏爱。C项,私下里,偷偷地。

参考译文:

欧阳修叩首禀告秀才足下。前些时候,我乘船从江上往来,多次让你屈尊过访。又劳你送自己所作的诗文一篇,并先以书信通报,作为登门访我的见面礼。田秀才从西边来,承蒙你寄信问候;后来,我家仆人从江陵府回夷陵县,又带来你的信。我是个获罪的人,大家都厌弃我,而你却如此以礼相待,我怎么担当得起!你来了信,我没有来得及回复,本应因此断绝往来,可是又劳你再次给我写信;再次来信又没有答复,就可以绝交了,可你还是来信。这是何等殷勤啊!像我这样的人,是天下不显达低贱的人,怎能使你恳切到这种程度呢?我想这是由于你勤学好问,急于为自己谋求进取吧。然而承蒙你索取我所作的诗文,这恐怕是你误听了有关我的言过其实的传闻了。我年少的时候,决心从进士的途径被举荐于官府,因而学作诗赋,准备参加按规程举行的科举考试,共考了三次才中进士。因为与各方面的士人君子相识的很多,所以往往能说出我的名字,又因为大家相从游学,私人交情很好,有的人便过分夸赞我的文章。因此使你听到我的虚名,便想看看我写的诗文,恐怕就是这个原因吧。

第二组:知、患、爱、或、卒、行

三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后面的问题。(每小题3分)

公讳序,字仲先,眉州眉山人。公幼疏达不羁,读书,略知其大义,即弃去。谦而好施,急人患难,甚于为己。衣食稍有余,辄费用,或以予人,立尽。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,然终不悔。旋复有余,则曰:“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。”益不复爱惜。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,既丰,人将偿之,公曰:“吾固自有以鬻之,非尔故也。”人不问知与不知,径与欢笑造极,输发府藏。小人或侮欺之,公卒不惩,人亦莫能测也。李顺反,攻围眉州。公年二十有二,日操兵乘城。会皇考病没,而贼围愈急,居人相视涕泣,无复生意。而公独治丧执礼,尽哀如平日。太夫人忧甚,公强施施解之曰:“朝廷终不弃,蜀贼行破矣。”(节选自《苏廷评行状》)

16.与“略知其大义”的“知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

B.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无惑

C.则知明而行无过矣

D.其真不知马也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知”意为“知道,懂得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主持、管理。C项,通“智”,智慧。D项,动词,识别。

17.与“急人患难,甚于为己”的“患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赵宣子骤谏,公患之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享国日久,内外无患

C.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欲勿予,即患秦兵之来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患”意为“困难、祸患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厌恨。C项,动词,忌讳。D项,动词,忧虑、担心。

18.与“益不复爱惜”的“爱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秦爱纷奢,人亦念其家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吴广素爱人

C.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爱其子,择师而教之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爱”为动词,爱惜、吝惜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喜欢。B项,动词,爱惜、爱护。D项,喜爱、宠爱。

19.与“小人或侮欺之”的“或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云霞明灭或可睹

B.或王命急宣,有时朝发白帝

C.或以为死,或以为亡

D.一食或尽粟一石

解析:选D 文中的“或”意为“有时、偶或”,D项与之相同。A项,也许,或许。B项,如果。C项,有的……有的……。

20.与“公卒不惩,人亦莫能测也”的“卒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卒相与欢,为刎颈之交

B.五万兵难卒合

C.初,鲁肃闻刘表卒

D.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

解析:选A 文中的“卒”意为“最终、终究、终于”,A项与之相同。B项,通“猝”,突然,仓促。C项,动词,死。D项,名词,士兵。

21.与“朝廷终不弃,蜀贼行破矣”的“行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孔子曰:“三人行,则必有我师。”

B.行将为人所并,岂足托乎

C.则知明而行无过矣

D.赵王畏秦,欲毋行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行”意为“将、将要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行走。C项,名词,行为,品行。D项,到……去,前往。

参考译文:

祖父,名序,字仲先,眉州眉山人。祖父幼年时豁达开朗,不拘礼法,读书只求大体了解文中的要旨,就放弃不读。他为人谦逊,乐善好施,急人所困,甚于对待自己。衣食稍微有了结余,就增加日常开支,或者把财物施给他人,立即用完。因为这个(他)多次在饥饿寒冷中过着穷困的生活,然而始终不后悔。不久又有了盈余,(他)就说:“我本来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困住人。”更加不再吝惜(钱财)。灾荒之年,(他)卖掉自己的田地来救济饥饿的人,丰收后,那些被救济的人准备偿还他,祖父说:“我本来自己就有卖掉它的想法,并不是因为你们的缘故啊。”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人,(祖父)都径自与他们谈笑,且敞开心扉,相谈甚欢。小人有时侮辱欺负他,祖父终没有惩治他们,人们也不能揣测他的心理。李顺叛乱,围攻眉州。祖父当年二十二岁,每天拿着兵器登上城楼。恰逢他的父亲病逝,叛贼围攻更加紧急,城里的居民彼此看着对方哭泣,没有再活下去的念头。可是祖父独自办理丧事执守礼节,竭尽哀思就像平常一样。太夫人非常担忧,祖父打起精神慢慢宽慰她说:“朝廷终究不会放弃我们,蜀州的叛贼将要被打败了。”

第三组:疾、是、说、信、修、相、使

四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后面的问题。(每小题3分)

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。管子对曰:“凡牧民者,必知其疾,而忧之以德,勿惧以罪,勿止以力。慎此四者,足以治民也。”桓公曰:“善。勿已。如是,又何以行之?”管仲对曰:“质信极仁,严以有礼,慎此四者,所以行之也。”桓公曰:“请闻其说。”管仲对曰:“信也者,民信之;仁也者,民怀之;严也者,民畏之;礼也者,民美之。语曰:泽命不渝,信也;非其所欲,勿施于人,仁也;坚中外正,严也;质信以让,礼也。”桓公曰:“善哉!”

桓公又问曰:“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,其可乎?”管子对曰:“可。”公曰:“安始而可?”管子对曰:“始于爱民。”公曰:“爱民之道奈何?”管子对曰:“公修公族,家修家族,使相连以事,相及以禄,则民相亲矣。省刑罚,薄赋敛,则民富矣。乡建贤士,使教于国,则民有礼矣。出令不改,则民正矣。此爱民之道也。”

(节选自《管子》,有删改)

[注]①管子:名仲,字夷吾,齐国国相。②干时:谋求定时会盟诸侯。

22.与“凡牧民者,必知其疾”的“疾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

B.疾痛惨怛

C.顺风而呼,声非加疾也,而闻者彰

D.庞涓恐其贤于己,疾之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疾”意为“疾苦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痛心、痛恨。C项,形容词,强,这里指声音宏大。D项,动词,通“嫉”,妒忌。

23.与“如是,又何以行之”的“是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是己而非人,俗之同病

B.是又在六国下矣

C.觉今是而昨非

D.自言本是京城女,家在虾蟆陵下住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是”为代词,意为“如此、这样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认为……正确。C项,形容词,正确。D项,表示判断。

24.与“请闻其说”的“说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低眉信手续续弹,说尽心中无限事

B.范增说项羽曰

C.而听细说,欲诛有功之人

D.女之耽兮,不可说也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说”为名词,意为“言论、说法、主张”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诉说。B项,动词,劝说。D项,通“脱”,解脱,脱身。

25.与“质信以让,礼也”的“信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牺牲玉帛,弗敢加也,必以信

B.海客谈瀛洲,烟涛微茫信难求

C.言必信,行必果

D.今行而无信,则秦未可亲也

解析:选C 文中的“信”意为“讲诚信、守信用”,C项与之相同。A项,名词,信用。B项,副词,确实,实在,的确。D项,名词,信物,凭据。

26.与“公修公族,家修家族”的“修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乃重修岳阳楼,增其旧制

B.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

C.臣修身洁行数十年

D.内立法度,务耕织,修守战之具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修”意为“修整、整治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动词,修建,建造。C项,动词,修养。D项,动词,修理。

27.与“相及以禄”的“相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

B.儿已薄禄相

C.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

D.伯乐学相马

解析:选A 文中的“相”意为“互相”,A项与之相同。B项,名词,面相。C项,动词,帮助,辅助。D项,动词,观察,仔细看。

28.与“使教于国”的“使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)

A.向使三国各爱其地

B.不如因而厚遇之,使归赵

C.是时屈平既疏,不复在位,使于齐

D.公之逮所由使也

解析:选B 文中的“使”意为“让”,B项与之相同。A项,连词,假使。C项,动词,出使。D项,动词,主使,指使。

参考译文:

桓公向管仲问如何治理百姓(的问题)。管仲回答说:“凡治理百姓的人,(一是)必须知道他们的疾苦,(二是)要厚施德惠,(三是)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,(四是)不要用强力让百姓止步不前。注意这四点,就足以治理百姓了。”桓公说:“好。不要停止。既然如此,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?”管仲回答说:“诚信而仁慈,严肃而有礼,认真注意这四点,就可以实行了。”桓公说:“请详细加以说明。”管仲回答说:“守信用的人,百姓就相信他;行仁政的人,百姓就感念恩德;严肃的人,百姓就敬畏他;有礼的人,百姓就赞美他。俗语说: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,就是信;不是百姓想要的就不要强加于他们,就是仁;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,就是严;诚信而谦让,就是礼。”桓公说:“好啊!”

桓公又问道:“我想修明政事谋求定时会盟诸侯,可以做到吗?”管仲回答说:“可以。”桓公说:“可以从哪里做起呢?”管仲回答说:“从爱民做起。”桓公说:“什么才是爱民之道呢?”管仲回答说:“您整治国家之事,大臣整治家族之事,使他们事业互相连接,俸禄互相补助,人民就亲近国家了。减少刑罚,薄收赋税,人民就富裕了。各乡选用贤士,让他们为国家施行教育,人民就有礼了。(国君)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,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。这些就是爱民之道。”

 

01
语文

关注【广东中职生语文】

在后台回复对应关键词

即可领取相关资料

 

广东中职生语文广东中职生3+证书语文学习,为你提供前沿中职升学政策解析,为你提供作文素材、作文模板、历年真题、必备古诗文等优质高职高考语文资料。公众号

 

回复【语文考纲】,获取高职高考语文考试范围/题型/分值

回复历年真题】,领取近五年高职高考语文真题

 

 

新易学冲刺轮教材

 

3+证书考前冲刺必备套卷:新易学冲刺轮教材。冲刺轮教材含语文、数学、英语三科的模拟卷、冲刺卷、历年真题卷,共9本,通过三种类型试卷组合拳,战胜高职高考。

 

 

新易学冲刺轮教材帮你找出复习漏洞,调整备考方向;锻炼考试心态,快速进入考试状态;训练应试技巧,积累考试经验等等,而且,从上一年新易学数学押题成功率高达54%可看出,新易学冲刺轮教材妥妥靠谱。

 

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下方图片购买:

 

 

 

 



发布日期:2023-12-08 08:47:16

推荐文章

猜你想知道
  • 开设了哪些班型?
  • 学费贵吗?
  • 对学生管理严格吗?
  • 入学进行测试吗?
  • 老师教得好吗?
  • 师资情况怎么样?
获取新易学信息或者意见指导
想了解这些吗


*新易学教育郑重承诺 以上信息完全保密